從社會學角度,退休後的老人,原先賴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意義,蕩然消失了,整天只是老夫妻倆相視而坐,沉悶無語,沒有了生活興趣、意義及價值,人生缺乏了興奮點。而且適應不了閒暇的生活。
從內在機能角度看,原來工作時,因為環境等的刺激,機體長時間面對一定的應激源,神經-內分泌-免疫軸處於相應的生理張力之中,現在一下子徹底鬆弛了,又沒及時自我調整;因此,無所事事中,內在的生理張力自我調低了,引起一連串的免疫力低,代謝低下,精神空虛失衡等,癌症、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健康問題。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且,男性問題遠比女性來得嚴重,因為女性多少還要操勞家務,有空也更願意上廣場跳跳舞!60多歲男性大多只能幹待在家中,百無聊賴!這其實是很要命的,常度日如年,會招致許多健康問題,甚至是災難性的後果。
所以,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好非常重要。
避免退休後現象,記住這9條
1.別閒著,閒能閒出病
就如上文中提到的,老人退休後,容易找不到自己的興趣點,原先緊張的工作壓力一下子鬆弛,人體也會有相應的反應,容易發生免疫力低下、精神空虛等情況,各種疾病便容易趁虛而入。
退休了也別閒著,發展一下自己的愛好,比如年輕時喜歡練字卻沒時間,現在就可以拾起來,繼續鑽研。或者約上志趣相投的鄰居去公園裡打打太極,溜溜彎都是不錯的健身方式。
2.別累著,累壞沒人替
退休後,不少老人開始了全職帶孩子的生涯,處理孩子的各種瑣碎,做飯、收拾,接送孩子上學一條龍服務,因此累壞了身體。「老人帶外孫女累出心臟病」、「 老人帶孫子帶出肺結核」這樣的例子也不少見。累壞了身體真的沒人替。
3.常走路,走路能長壽
早在22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就將走路定為「世界最佳運動之一」,並呼籲男女老少什麼時候開始健走都不晚。還有專家呼籲,醫生應將走路開進處方,幫助更多癌症患者和亞健康人群增強體格。
4.多交流,交流更延壽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朋友圈廣的人平均延壽7年。所以盡量在工作中多認識新面孔或主動向鄰居問好。相反,孤獨無助的老人則易患憂鬱症、老年痴呆症及心血管病症。
沒事多找志趣相投的鄰居、朋友聊聊天,不要總呆在家裡。
5.常常笑,笑笑十年少
幽默可以使人更健康、更長壽、更快樂,這是挪威科學技術大學發表於2006年的一項研究成果。具有幽默感的人當患上重大疾病時,被治愈或好轉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高出30%。
笑可以使人產生更多的保護性荷爾蒙,調節血壓,減小壓力,增強免疫系統。所以,從現在開始多看喜劇電影,多聽相聲,也講笑話給別人聽,讓自己多一些笑聲吧!
6.少吃肉,肉多是阻礙
研究發現,對於長壽老人來說,肉更像是一種佐料,每周一兩次,量很少,他們以蔬菜等植物性食物為主。而現代人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血管堵塞都與肉類吃得太多有關!退休後,老人也不要大吃大喝,記住少吃幾塊肉,健康又長壽。
7.愛家人,家是幸福窩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一項對老人社交網路的調查發現:老年人擁有更多關係緊密的家庭成員,長壽的可能性更高。調查表明,與非配偶的家庭成員感覺親近的老年人在未來五年裡的死亡風險約為6%,而與家庭成員感覺關係不是那麼親近的老年人其死亡率約為14%。
家人是我們這輩子最重要的財富,所以老人在退休後,不妨將目光多轉向家人,多參加一些家庭活動。身體條件允許的話,參加一次全家旅行,更能增進感情。
8.少動怒,動怒減壽命
據《大公報》報導,美國生理學家愛爾馬的研究發現,生氣會造成血壓瞬間上升、心跳加快,身體不好的人或老人,很容易出現腦溢血、心臟病、心肌梗死。生氣時分泌物比任何情緒時都複雜,且具毒性,愛生氣的人很難健康。
9.多動腦,腦健體自康
很多老年痴呆的病人,覺得退休以後可享福了,一天傻吃悶睡,不再用腦子,記憶力越來越差。其實,多動腦可以減緩衰老,梅奧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70 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從事如電腦操作、手工藝、社交活動和遊戲等刺激性腦力活動,其患輕度認知障礙、認知老化和痴呆症的風險會降低。
如果老人愛看報紙愛讀書,退休後也不要放棄這項愛好,喜歡寫點東西,也可以繼續堅持,如果能多做一些手工的活動,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