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不足就會影響身體的健康,但是很多人有不知道到底是哪裡不足了,
很多人其實也說不清,道不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氣血不足到底是什麼意思?
氣血不足的說法其實是中醫的表達方式,表面的意思就是氣血分為兩部分,氣和血,氣血相輔相陳共同維持著身體的能量轉化和新陳代謝,所以說氣血不足是中醫判斷人的健康好壞的標準之一。
如果身體內氣血不足就會引起身體的一些列變化,比如:面色白,手腳冰涼,頭暈耳鳴,毛髮枯躁,精神萎靡,皮膚乾燥,失眠多夢等這些症狀都是氣血不足的表現。
那麼用現代醫學有是怎麼一回事?
現在醫學並沒有氣血不足的概念,
但是有相應的疾病能引起中醫上的氣血不足所表現的一系列不足,
主要有三種表現:
1.貧血
貧血主要是血液中缺乏鐵元素造成血紅蛋白合成受到阻礙,這樣就會讓血液中的含氧量下降,讓身體處於缺氧狀態於是就會導致頭暈眼花,體弱乏力,精神不濟等。
2.血液循環不暢
血液循環如果出現問題身體就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
典型的表現就是手腳冰涼,疲勞乏力等。
3.營養不良
誰能提沒有足夠的養分就會導致營養不足,於是就會出現頭髮乾枯,體力不支等。
那麼氣血不足到底該怎麼辦?
針對氣血不足的表現應該一一對應調理
貧血就應該補血
多吃一些含鐵量高的食物,多吃一些動物的血製品和內臟,嚴重的情況下就需要進行藥物治療了。
血液循環不良的狀態就需要多運動
這樣不僅可以提升人體對氧氣的吸收和利用率
還能改善血管的擴張能力從而改善血液循環。
營養不良就要多吃不偏食不挑食
身體發生營養不良的時候就需要多注意飲食結構和進食的量,一日三餐需要按時進食,同時還需要進行每日飲食規劃和營養的恰當攝入,這樣才能保證身體的營養均衡和所需。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無論是中醫上的氣血不足
還是西醫上表現的疾病都需要及時看醫生,
找到疾病的病原,這樣才能夠及時調整身體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