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林姓婦人,長年學習佛法,
早睡早起吃素將近20多年,
沒有抽菸、喝酒等習慣;
卻在前年2月,
突然發現連日很想排便卻排不出來,
就醫檢查竟是大腸癌晚期,且已肝轉移…
繼續往下看…
林婦人說,她生活作息正常、飲食清淡,也不大魚大肉、飲酒作樂,不懂為何癌症找上門,但很慶幸自己找對醫師,給予正確的治療建議,目前癌細胞幾乎消失,只需要定期回診追蹤。
收治個案的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陳鴻華指出,該患者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進一步大腸鏡檢查發現,直腸、結腸共有4顆腫瘤,最大長達6公分,確診為大腸癌第4期,且癌細胞轉移至肝臟,屬於KRAS變異型,癌細胞極為惡性。
陳鴻華表示,先切除患者直腸約30公分,但轉移的肝腫瘤範圍較大,建議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標靶合併化療,前後治療約3次療程,但健保僅給付2次,第 3次患者自費約40萬,所幸腫瘤終於縮小,可以手術切除,最後先切右葉,再切除4分之1左葉,目前癌細胞幾乎消失,只需定期追蹤。
至於長年吃素為何罹患大腸癌?陳鴻華強調,一般人都以為罹患大腸癌的原因,只有生活飲食習慣不佳、嗜吃肉類,其實與天生運氣不好也大有關係,如基因突變及遺傳等。他建議民眾,定期檢查才能有效預防大腸癌,早期發現治癒機率相當高。
大腸直腸癌
又稱為大腸癌、直腸癌、結腸直腸癌、結直腸癌、或腸癌,為源自結腸或直腸(為大腸的一部份)的癌症。因為細胞不正常的生長,可能侵犯或轉移至身體其他部。症狀可能包括糞便中帶血、排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以及疲倦感。
大部份的大腸直腸癌起因為生活習慣及老化,少部分則因為遺傳疾病。風險因子包括飲食、肥胖、抽菸、運動量不足。增加罹癌風險的飲食包含紅肉或加工肉品、以 及酒精。其他風險因子包含發炎性腸道疾病(分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大腸炎)。
某些可能造成大腸直腸癌的遺傳疾病為家族性結直腸瘜肉綜合症和遺傳性非瘜肉症結 直腸癌,然而這些遺傳性疾病佔大腸直腸癌所有病例中的比例不到5%。大腸直腸癌通常源自良性腫瘤,然而隨時間進展變成惡性腫瘤。
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或是合併使用以上療法。侷限在腸壁的大腸直腸癌可能藉由手術治癒,然而當癌症已擴散或轉移時則 不然,此時則以改善生活品質及症狀為治療目標。在美國,五年存活率約65%,然而主要取決於病人健康狀況與癌症分期,而分期又關係到是否能藉由手術移除。
整體來說,大腸直腸癌為第三常見癌症,約佔10%。在2012年,有140萬例新診斷的大腸直腸癌,且造成69.4萬人死亡。大腸直腸癌在已開發國家較為 常見,佔全世界總案例數的65%。而在女性較男性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