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常低頭。
低頭是一種豁達的處事態度
俗話說:「常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稱心如意,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一時失意坎坷,是很正常的事。
倘若是有求於人,屈一下身,
彎一下腰,低一下頭,都是可以的,
只要堅守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線,
也不必「死要面子活受罪」,
(繼續往下閱讀…)
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時候,
大臣王朴,曾因為直諫觸怒皇上而被罷官。
不久,又被起用,擔任宮中禦史,
在這期間,他又不斷評議當時的時政,
在朝堂上,他多次與皇帝爭辯是非,不肯屈服。
一天,因為小事,王朴與明太祖爭辯得很厲害。
太祖一時惱怒,命令殺了他。
等王樸臨刑走到街上,太祖又把他召回來,
問:「你改變自己的主意了嗎?」
王樸答:「假如我沒有罪,陛下怎麼能殺我?
有罪何必又讓我活下去?我今天只求速死!」
朱元璋聽後大怒,催促左右立即執行死刑。
朱元璋並不反對大臣進諫,也不想殺王樸,
所以臨刑的半路上又把王樸召回來,
他只是反感王樸那種刻意表現出來的「愚忠」。
然而王樸過於執拗,固執不知變通,
沒想過自己面對的是一個極品暴君,
在不必要的時候使勁表現自己的「忠直」,
讓朱元璋下不了台,最終還送上自己性命,
這樣的「不低頭」就是愚昧了。
低頭是一種 內心強大。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
人與人相處,平等謙遜的態度很重要。
與人發生矛盾,只要不是原則性的,
強者不妨先低頭,
先退一步,給對方臺階下。
其實,越是處於強勢地位,
越應該有謙遜的態度。
否則,你總是高高在上,
別人怎麼會願意和你交往呢?
武術大師黃淳梁年輕時心高氣傲,
學了些拳腳就覺得自己天下無敵,
於是他跑去向武術宗師葉問挑戰。
葉問的武藝比黃淳梁高得多,
不費吹灰之力,輕鬆就佔據了上風,
但他卻全都是點到為止,絲毫沒傷到黃淳梁。
比武結束,黃淳梁憤憤不平,
葉問卻主動向他行禮致意,
說道:「黃兄弟的武功,融合了西洋拳法,
可謂是獨樹一幟,這番比試讓我受益良多,
以後我們還要多多交流,取長補短!」
葉問的做法,讓黃淳梁很是受用。
兩人非但沒有因此而產生矛盾,
反而不打不相識,成為好朋友。
後來,黃淳梁更是拜葉問為師,
成就後世的一段武學佳話!
人真正的強大,是內心強大,
是以德服人,而不是處處占上風,
低姿態更受人歡迎,更能贏得好人緣。
低頭 問心,抬頭 看路!
有一首禪詩說: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在佛教裡,低頭是為了「照顧腳下」,
意思是指修行要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
要有平常心,擔水劈柴都是道。
照顧腳下,才有根本。
低頭問心,然後抬頭看路。
人生就是一本書,
撰寫這本書既不能打草稿,又不能重新寫,
這就突顯出「問心」和「看路」的重要性。
低頭問心,就是在對人生進行規劃,
抬頭看路,就是觀察你所處的環境,
借鑒別人的經驗教訓,時刻警惕自我,
因為「以人為鏡,可知得失」。
只有低頭想得深,才能抬頭看得遠。
其實,一個人只要內心有所堅守,
抬頭或低頭不過是無足輕重的外在形式。
抬頭時,便看雲;低頭時,便看路。
淡泊寧靜,自然從容,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