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開心樂活養老
不妨借鏡高齡 9 旬的修伯和修媽
在過去的農業社會裡,
三代同堂、五代同堂所組成的大家庭是常態,
只要沒分家,都是當家的長輩說了算,
早年醫學不進步、平均壽命不長,
養老談不上是大問題,
而今時空背景大不同,家庭型態改變,
想要開心樂活養老,
不妨借鏡高齡 9 旬的修伯和修媽。
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
我們也有自己的生活!
豁達開朗的修伯和修媽育有 5 名子女,
有 10 個內孫、3 個外孫,
兩人含辛茹苦供養兒女讀到大學,
孫子輩出了 5 個博士,
內孫之一還有位演員─修杰楷。
(繼續往下閱讀…)
「兒孫夠多,我們各自都是小家庭,每家都是獨立的,
老大和女兒在台北,老二在桃園,老三和老五在美國。」
修媽一一說著兒女都成家立業,
開枝散葉、沒住一起,
其實修伯和修媽也是獨立的小家庭,
兩人現在住在北部的安養中心。
「跟兒女一起住,有好處,也有麻煩,
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我們也有自己的生活,
住在一起一、兩天可以,
但是長久下來彼此還是有壓力。」
修媽舉例說明兩代同住有時會尷尬,
比如說,年輕人要出去玩,想帶上兩老,
偏偏老的走不動,若是不帶上兩老,
似乎又有點對不住,彼此難免要互相牽就。
回台試住安養中心一周
立刻打包洛杉機的家
修伯 65 歲從台灣銀行退休後,
在證券公司又工作了近10年,
那段時間,修媽則是在美國幫忙兒子帶孫子,
直到孫子長大、修伯也飛來美國養老,
兩人才算開始有悠閒的老後生活。
「在美國時,我們沒跟孩子一起住,
原先爺爺(指修伯)可以開車,
後來年紀大不方便開車,
加上不太會講英文,看個醫生、叫個車都麻煩,
我們想一想,落葉歸根吧!」
於是,兩老有了回台計畫。
偶然一次回台訪友的機緣,
修伯和修媽看上了現在居住的安養中心,
兩人試住一周後非常滿意,
回到洛杉機趕緊收拾房子,
提著幾個大箱子就搬回台灣,
這一搬,前後已在安養中心住了 7 年。
問到滿意現在的生活嗎?
修媽連說 3 次「喜歡」,
「這裡景致好,很悠閒,三餐有人準備好,
而且工作人員相當負責,
有什麼事情,都當我們是自己的爺爺、奶奶在照顧。」
採訪的前一天,
修伯到醫院回診,不慎沒站穩傷到腳,
幸好醫護人員及時處置無大礙,
當天大兒子和二兒子都出國、碰巧不在台灣,
第一時間趕到醫院的人,
是原本已經排好休假的社工人員陳怡安,
她比接到通知匆忙趕過去的外孫還早一步。
「怡安很照顧我們,昨天爺爺不舒服,她陪了一下午。」
重視子女教育將地基打深
兒孫各有成就一片天
平常,修伯和修媽喜歡待在安養中心裡,
下午就到咖啡廳悠閒地喝上一杯,
再看看大廳有什麼熱鬧事發生,
住在台北的兒子、女兒
經常帶著燉湯、菜餚來探望兩老,
「我有個外孫特別孝順,自從回來台灣,
不曾超過 2 個禮拜不帶我們去吃飯。」修媽開心地說。
如今兒孫們各有成就一片天,
兩老一邊翻著相本,
一邊指著相片說這個孫女是全美校園皇后第 2 名,
那個孫女是加州校園皇后第 2 名,都拿到博士學位;
她們小時候是修媽帶大的,
之前孫女新婚度蜜月還特地繞來台灣看兩老。
現在修伯和修媽不方便坐長途飛機,
換成國外的兒孫飛回來看他們。
「修杰楷當藝人是很偶然的,
因為搭捷運碰到星探,
他頭一部戲《名揚四海》拍得最好;
杰麟(修杰楷的哥哥) 長得也很帥,
政大畢業,當過金溥聰的秘書,
他結婚時馬英九總統也有來。」
修媽談起孫輩,言語中盡是得意。
修伯和修媽 20 幾歲就從中國大陸來到台灣,
沒有親人,也沒有袓產,
在他們的觀念裡,
兒女若是不讀書,將來可能就沒出路,
因此「大學畢業」是基本要求。
他們認為,教育就像蓋樓打地基,
地基不夠深,樓只能蓋到2樓,蓋不到10樓,
所以從兒女那一輩開始,他們在教育上就苦心竭力,
修媽幽默地說:
「人家問我會不會打牌,我說我會打小孩。」
修伯和修媽分享他們的養老之道:
錢一定要有,生活要正常,保持心情愉快。
「錢這東西很奇怪,你這樣(做出「給予」的動作),
或你這樣(擺出「伸手要」的動作),
氣氛完全不一樣, 一定要準備自己的錢。」
兩老當初只供養兒女至完成學業為止,
現在兩老住安養中心的花費,都是自給自足,
兒女不用拿錢給他們,
只有逢年過節會收兒女的大紅包,
兩老轉身也會再給孫子準備小紅包。
退休金靠自己準備
心情愉悅身體自然好
至於老後的生活,
修媽說,生活起居如果不正常,
抽菸、喝酒等壞習慣樣樣來,
「那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嘛!
還有,不要干涉兒女的事,妳管不著了嘛!」
兩老的開朗豁達,
也表現在他們對待病痛的態度上,
採訪前一天,修伯在醫院治療腳傷時,
修媽還有心情跟孫子開玩笑。
這一對笑聲宏亮的老夫妻,
正享受著他們愉快的養老生活。